2011年10月1日 星期六

再出發!



不知不覺過了五個月,Blog寫不出,Moleskine日記也不見蹤影了。大腦停止思考,生產力下降,生活失去意義的感覺,但我有六星期年假,我還在Complaint我的生活?不對是我的人生吧,過去的沒發改變,只好準備將來。

在這段期間,還好我有用我的筆去想東西,但出來的都是,chart,mindmap同timeline,有時都吾知plan什麼。一樣的是我還在不停的在飛﹣去回 ”家“,有一天我被 upgrade但同時使我成為一個真正的飛機通勤乘客,原來小學時學的是真的:飛機同
巴士一樣都只是交通工具,基本上我只坐Airbus... 真的沒有感覺,沒有興奮,沒有期待,只想快D落機。

我不是Consultant,我不是ibanker,也我不是一個生意人。我只是有人想回家,有好朋友同我講可以介紹孤獨單身漂亮律師給我,吾使再受依賴女生的脾氣,但每當我想起哥林多前書13章第4-8節,我就沒有放棄她。十幾年的宗教教育,只有這片段停留在我腦海中,但主耶穌我星期日還是沒有時間給您。

現在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和強大的智囊團,我知道我將來一定會係百萬富翁(新台幣!haha),但更重要的是,我知道回家的路又近了,我也知道人生中要收藏什麼好東西

... still enorute, still in transit, 但準備好了再上路!因為您,我是不會失敗的!


2011年5月19日 星期四

Perceptions

Perceptions could generally be understood as self-reflection, either for the inner soul, or the outer shell. Inner soul's realization also known as the process of maturity, to come down to the earth we often compromise between what we think is the priority of life in the ideal world verse what should be the priority in the real time environment; career, family, humanity, health, artistic, spiritual, life time mileage in your frequent flyer's account, watches and collectible, you name it...

Humans are inertia to change, afraid of the lose of comfort zone, even knowing the change will lead to a more effectively, more efficient and more comfortable result. As a faithful follower of Peter Drunker, one should remember the meaning of management, with managing yourself as one of the key to success. No one can be a one minute manager or simply learn all the habits of the most efficient people, yet, we do know who moved our cheese, and we can learn to master some of the people skills that we are lack of. Self awareness, then implement the change either by using tools like gantt chart to assist a phrase to phrase implement plan or keep the bad habit by running a pilot implement plan, you will surprise how different one could become.

Maybe it shouldn't be a two sided things with the inner or outer, the most difficult is yet to master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two; feeling the details engraved in between the tiny surface area of the golden coins' head and toss.
Anyways, finding the right balance is just as hard as the stunt walk on a hanging string, the higher it is, the more difficult it becomes. The string tension remain unchanged horizontally, but the height changed the psychological expectation; ie vertically it gets more difficult. Not every stunt has a safety net at the bottom, some made a good arrangement between the management, some just expected a safety should be there, with countless feasibility in financial or operational decisions, if you do have a safety net, simply go ahead to take the risk, challenge yourself. This safety commitment, is not a blinding contract to be there to blind the management visually, but is a simply considerate and caring gesture to the stunt, beyond romance and drama, this management with all rounded investment, heavily for the, is the one to trust. In other word, no one should or could do this stunt on their own. It is simply a partnership as long as the show runs, built with love, sweats and tears. Go as high as the show require, yet to challenge your own skills and limit, me at the bottom with ensure the safety as safe as possible.

Back in my profitable organization, my venture partner and I share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sponsibilities, I believe a proper organization structure, mission statement, and human capital control will lead to a higher successful rate. Same as the string walking stunt, if one side should be out for the risk, the other should be there to embrace the uncertain dangerous. It seems like one side is doing more, but think through a deeper measurement, both parties are working their best to achieve the same goal. While currently I'm facing some undergoing tweak in my life priority organization, it is indeed most difficult and painful process, to challenge my weakness; patient.

For working in an non-profit organization, we current mentality is more or less like trapping in the rat race crearted by the Rich Dad, just living paycheck by paycheck, constant business travel (without mileage!!) and fight the tolerance of a barbarian culture, without a piece of thick skin and my life priority organization back me up, I would simply collapse at any moment. Non-profit? I really don't care, this is hurting me.

Am I afraid of the change? Yes I'm inertia to that, I'm a human being too, while superman only appear in the life priority mode, but I know it will lead to what I expected, I too, need the warm affections and make my face blush, make my heart run slower and make me to stop having nightmares with a good night sleep, spooning you with my arms around you... the right side is always for you.

2010年4月29日 星期四

您們就是不懂藝術家

「動筆動思考」之文章,發表於計劃網站、「信博」及「信報論壇」
正當審計署批評香港中樂團樂師實際平均工時較規定少43%,「慷慨」派發免費門票等理由時,也顯示了這城市缺乏對藝術家工作的認識。如果音樂家只要一個典型朝九晚五的時間表工作就可以成功,香港大部份的白領都可以轉工了,因為您們都應有不少於一種樂器的所謂「八級」程度,加上平日工作都必定超過八小時,一定可以超越專業樂師!但事實上藝術不能用時間到比較,白領不能到中樂團工作。

暫不用藝術「家」好了,一位藝術「工作者」的生活跟大部份人的工作都非常不同,因為除了我們要鎖自己在一個房間裡練習技巧外,我們在其他時候可能要通過想像激發藝術理念,尋找靈感(發有生產率的白日夢),在表演藝術上更要用上數不清的時間去了解其他分部,別人的演繹方式, 再用時間去排練、實踐和完善一套演出,為的都只是台上的一瞬間。所以審計署要去做的應該是計計專業音樂家和業餘音樂愛好者學一首新音樂作品的時間,不了解一個行業的工作就說人家管理混亂是無知,不了解一個藝術工作者要在排練外練習就說人家是浪費工帑是不尊重。那用七百五十萬把飛龍標誌翻新,加上三色綵帶就不是浪費嗎?

我們藝術工作者從生活到學習藝術,通過不同的層面試圖用我們懂得的方法為我們的文明作出貢獻。我們常開玩笑說,當其他人正準備下班時,我們開始準備工作,當他們在工作時,我們仍在工作,到底有人知道我們做了什麼?您們文化政策決策者需要認識社會長遠的真正文化需要,要不是香港人到外旅遊時沒有任何文化概念,回港後市民不知道香港大小博物館的位置介紹給訪客,因為除了小學旅行後,都無再去過任何一間博物館了。

路隆將在五月舉行的獨奏會雖然只有75分鐘長,但從過去的秋天起我便開始練習,由8000張單張的宣傳到樂器運輸我都需要一手包辦,這些都是在我日常為生的工作以外去做的。一位藝術家不會用藝術去謀生,因為如果要生存,我們只需做一些簡單的工作支付房租便可 ,我們在生活;活在藝術不只是享受,同時是在創造和冒險。沒有什麼抽象,只是我們追求的跟您們不同。 村上隆說過“藝術是發輝想像力的生意,沒錢不能拿來當藉口,熬夜通宵也不算努力,思考自己的慾念,用憤怒和情感與其他人溝通,跨過挫折,才算是成為一位成功的藝術家”您們明白嗎?

當旁邊的人產生了去認識藝術的需求時,自然便會創造無限的想像力, 您們會慢慢發現您喜歡的藝術: 戲劇, 音樂,芭蕾舞,歌劇,藝術品等,這便可建立我之前所講的藝術文化社群,除了藝術「工作者」跟「評論者」外,也會有藝術「愛好者」給予長期支持。有機會請買門票看看表演藝術團體的演出、 走走畫廊、星期三免費到博物館、或在拍賣前看預覽,應該會較每週買雜誌便宜,同時可以把您的品味增值。

有一天當您看到自己不再回收雜誌,而是在收集畫冊和表演節目單時希望您會感到幸福。在「沙漠」中種屬於你自己的文化幼苗不是無可能,因為只要有夢想,凡事可成真;那天您也因用了無限的想像力,把自己變成生活的藝術家,感動了自己的人生。

===
"Impossible is just a big word thrown around by small men who find it easier to live the world they've been given than to explore the power they have to change it. Impossible is not a fact. It's an opinion. Impossible is not a declaration. It's a dare. Impossible is potential. Impossible is temporary. Impossible is nothing." - mohammad ali

2010年4月19日 星期一

開放文化雜誌.解決香港文化評論的矛盾

「動筆動思考」之文章,發表於計劃網站、「信博」及「信報論壇」

到倫敦時會想到大英博物館,不用到悉尼都必定會知道悉尼歌劇院,紐約愛樂樂團2008年到港門票早早售罄。由摩天大樓和財富建立的資本主義早已令香港上癮, 每次當我跟外國朋友提起香港時,他們想的只是我們的「美食天堂」與這城市真正的運動﹣購物。金錢世界,吃喝玩樂,香港是否只有這些事可以代表我們的文化?我們的香港藝術博物館,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管弦樂團到底有人知道嗎?我們的文化現場哪裡?

「文化」這一字含有太多的領域,由藝術、語言到政治、傳統, 文化可能是每個社會中最有趣的討論範籌,也是最重要的去教育保留。 歷史,權力,政治和媒體塑造社會文化,除了金錢以外香港正正是由媒體主道。不知何時本地只需要富有娛樂性的新聞和那些價值瞬間的花邊消息,似乎都不需要智慧參與其中,當年江澤民教訓香港記者太天真“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是香港的諷刺,原來我們的文化長時間沉溺於沒有智慧的媒體,當中以雜誌記者為主要兇手,殺了我們香港人原有的智慧。香港的雜誌從“ 數字”、“方向”到“一周日期”等命名,數量之多但題材都只是關於娛樂名人生活八掛。真正可讀的雜誌可能只剩下如《JET》、《號外》的潮流讀物,文化信息雜誌可能只有《Muse Magazine (瞄)》、《藝術地圖》、《a.m.post》和剛停刊的《C for Culture (文化現場)》。台灣也有 “數字”雜誌,但文藝雜誌多的是:《藝術家》、《典藏》、《藝術收藏+設計》、《PAR表演藝術》、 《傳藝》雙月刊等隨手可得,不用像買一本《瞄》辛苦。

在《文化現場》宣佈停刊後《蘋果日報》訪問*過雜誌的出版人兼總編輯區惠蓮。原來早在二十年前(1990)藝評已開始,《越界》月刊出現了三年, 但因長期虧蝕1993年停刊。到1999年梁文道的《打開》首次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同時擴闊了純藝術評論之範疇,加入文化政策評論,但兩年後不獲續約。直至《文化現場》於2008年面世,同樣走出藝術框框,敢作敢言,曾經嚴厲批評政府資助「路易威登150週年慶典」,2010年再續約時被拒。區惠蓮說:「傳聞因我們批評政府文化政策。極權政府總是先對付文化人,因他們思維獨立。」

文化評論雜誌一次又一次被壓,「矛盾」發生於言論自由的香港,左一邊要創意藝團產業化,右一邊以不安全為由不鼓勵藝團合法進駐活化工廠大廈 。香港是否一定要把所有東西商業化?上週民政事務局副局長許曉暉在am730的《畢打官腔》**說:「在過去十年間,社會上醞釀了更濃厚的藝術氣氛,但是有關藝術文化的報道和評論,相比其他地方,香港仍然相對落後,期望傳媒朋友可以更多介紹有關文化藝術的活動和資訊,讓我們鍾愛的香港更添人文色彩,共同推動香港文化藝術前行。」我們的落後因由在哪?其實可能是制度本身的預置矛盾。溫家寶總理是對的,香港要先學會「包容共濟、凝聚共識、團結一致」,這都不是廢話,部門之間不合拍,如何去說服「阿爺」?

理查.佛羅里達的《尋找你的幸福城市》***寫了在這全球化的社會中如何找一個合適都市生活的方法,當中文化和人民素質與金錢和事業原來都有相同的比重影響城市的幸福指數。城市需要有一個社區,以吸引人才聚集產生協同效應,人才的培養始於知識,從閱讀,批評,到討論是一個運用智力的循環過程, 同時促使我們認識文化及自我反思。

香港需要的不只是一本文化雜誌,就算是有資助和免費派發,如果沒有一個社群到最後都只是原地踏步。理想的討論平台應如藝術的淨水、文化的泉源,通過知識討論經年累積轉化為共識與常識,從語言爭論中互相呼應尋求藝術文化的地位。從一本雜誌開始建立一個社群,鼓勵公開討論,推廣教育到主辦展覽音樂會,創造空間讓我們的大腦好好思考。

如果我們能在這文化沙漠中找到這泉源,重整文化現場,便可以確定我們找對了幸福城市,文化評論的「深層次矛盾」不再「未解決」。

2010年3月28日 星期日

從音樂廳後台說起

「動筆動思考」之文章,發表於計劃網站、「信博」及「信報論壇」

「樂壇」這麼大,就像武林功夫世界一樣多門多派。首先想大家認同一點:如果沒有貝多芬,陳奕迅便不會有一首《給愛麗斯》,陳輝陽喜歡將流行音樂注入古典元素,沒有原作如何把旋律跟歌名變出來?沒有「古典」說不能進化到「流行」。

周先生分享了他在「流行」音樂的經歷,談到支持音樂界的四個元素:藝人的水準,觀眾的教育,媒體的影響力和社會的文化認知,不能詳談,路隆在音樂學院受訓可從「古典」觀點分享一下。

做音樂的確是辛苦的,我們跟別的不同在於我們投放的時間。我是一位訓練到管弦樂團工作演奏的音樂家/樂師。由6歲開始學習音樂,到讀嘉道理山中學時開始特訓我現在的「搵食」樂器,這樂器易學難精,先後到過澳洲美國考進音樂學院拜師學藝,受訓完回港,從第一天學會Middle C到現在已19年了,沒有正職,在不同地方大小樂團當「特約團員」(臨記)為生,出入不同音樂廳不停積累經驗,工餘時自己無薪練習為了等十年一遇的大樂團試音與百人比拼,贏一個長期聘用的 ”Musical Chair”(樂席:什麼首席,助理首席,合奏團員)*,其間有不同考驗,有的是自己跟其他樂手比賽,有的是考了會忘記的考試。這就是我的職業生涯的準確描述,是否像武林爭霸或是玩不完的Online Game吧?

讀者可能會問,那又怎樣?路隆想帶出的是作為一門專業,音樂是需要正式的培訓,技巧持續一致,不停自我提升。簡單的說我們長時間注意集中訓練的有五點:「音準、發音、 節奏、樂句,和音質。」我同意周先生所說的『「走音」根本是live performance 的必然元素,關鍵是「走音」是否嚴重至破壞了整體演出的觀感。』** 天氣變化也會影響我們的樂器,從而影響音準,關鍵在於作為音樂家/歌手,我們能否靈活的適應新情況、新場地。「走音」的音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標準,但作為演出者每次工作我們都要竭盡所能,因為這行業是淘汰制的,就像運動一樣,通過比賽讓音樂家挑戰自己,通過工作測試音樂家的表現,問題在於每個比賽每個工作的意義是什麼,比賽工作後音樂家在藝術性上是否有得著。

路隆覺得要活化香港的音樂圈一定要從教育入手,從小培養對音樂的正面態度,不是要所有人長大後要去聽馬勒或布拉姆斯,是要培養大家對音樂的基本認知,讓大家知道「古典」不是只有貝多芬跟莫扎特,音樂還有搖滾、爵士、獨立、鄉村、現代、電子等等等等。 看看日程短短過去5天我已穿梭過屯門大會堂到香港大會堂,為的都是幫忙三月校際音樂節比賽的學校。在音樂廳後台看到一群一群小學生,他們排練比賽歌曲大半年為的是在台上的十二分鐘,台後家長幫忙準備,為求不要超時,台前家長做觀眾,鼓掌聲越長越好。為什麼音樂是這樣趕急?如果他們輸了還會喜歡自己的樂器嗎?或是陳太會跟仔仔說:「輸咗?仲吾快D返去練四月皇家考試歌,考好8級吾好浪費我D錢!」

港式音樂教育質量參差,主要圍繞比賽考試,缺少基礎訓練,有別鄰居台灣早在三年級音樂課中開始練音樂聽寫(默音)和樂理,我們香港的都只是對琴唱歌,因為升中考試大過天,加上音樂不是「主科」。

政府不理,以為用錢推動所謂「創意產業」就可以,連活化工廠大廈的政策都可以把作曲家楊嘉輝的當代音樂創作在香港藝術節中被遺忘!說歷史遺產澳門贏了,但現在才怕英國人回港「管治」西九龍文化會去謀殺粵劇?曾特首的「創地標,顯文化,添悠閒。」其實早就被新加坡的濱海藝術中心贏了,人家用了自己的音樂廳和劇院快8年了。我們香港人還有機會突顯文化嗎?
現在只好繼續相信Friedrich Nietzsche的 “Ohne Musik wäre das Leben ein Irrtum.” (Without music, life would be a mistake.)

下次音樂廳再見。

=====
* Musical Chair 為爭凳仔,一種音樂集體遊戲。 www.musicalchairs.info 為一個免費刊登全世界樂團就業試音機會的網站
** 選自周博賢的SinaBlog http://bbmadrian.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1946328

2010年2月13日 星期六

每當遇上貝多芬時

貝多芬,我們無人不曉,他跟巴赫和莫扎特都是大家認識的音樂天才,他的作品耳熟能詳,從港鐵為視覺受損人士而設的觸覺車站佈置圖播放的《獻給愛麗絲》到歐洲聯盟的盟歌《歡樂頌》。 貝多芬的音樂總是在我們的耳邊響著,他不僅是古典音樂的作曲家,他,是歷史的一段、是文化的一角、也是傳奇的一幕,但對於我而言,貝多芬更是生活、夢想和工作。

我在入境表職業的一欄填寫的是音樂家,我從音樂學院畢業,現在於管弦樂團表演為生。這星期我們的樂團在香港大會堂演奏貝多芬的第9交響曲《歡樂頌》,很難相信這作品已經存在這世上186年了,今年在香港還可以在其他樂團聽多不少於三次, 貝多芬的音樂似乎定義了什麼是古典音樂,這大概是我們稱他為樂聖的原因吧。

上半場的音樂會演貝多芬的第一交響曲,樂團編制用不上我,我習慣早到音樂廳後台
換好燕尾服後準備工作。我從後台門口走出來透透氣,剛好碰上幻彩詠香江,閃爍不停的魅力華燈跟摩天大樓就在我背後,這就是我仍留在香港的原因,我家的窗戶將會給這景色做畫框。華麗的燕尾服看來優雅,風輕輕吹起我的燕尾,這一身衣鞋配飾加上橙黃的街燈真的有一點兒像王家衛的顏色。細心聽聽,不僅能聽到耳邊的風聲,在一個沒有塞車的星期五晚上我還能聽見車輛匆匆在我身後的干諾道中遠離香港華爾街奔馳的聲音。我在想當貝多芬喪失聽覺時如何把音樂的色彩轉換成傑作?細心聽聽,我們其實可以聽到更多。

就是因為他的傳奇,他的音樂才可以流傳至今成為歷史。時間往往是歷史的敵人, 五十年不變嗎? 旁邊的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大廈再過37年將會被人忘記她曾是英國海軍基地及船塢所在地,新政府大樓同時會抹去香港的文化笑話:失敗的SARS劫後「維港巨星匯」、商業耗材藝術「路易威登150週年慶典」。為什麼是五十年?不能像《歡樂頌》一樣再另一個186年?不知是貝多芬或是樂團的魅力,門票早已售罄,還好香港還剩下點觀眾,擔心的是古典音樂是否會像眼前維多利亞港的海岸線一樣慢慢消失?由皇后碼頭到中區填海計劃,發生的總會發生,不能保留的歷史只可說再見。

半場休息的鐘聲響起,有幸因貝多芬的音樂而工作生活,這是我第18年傾聽,學習和演奏。雖然我不能感染所有人去愛上音樂、藝術、文化,但每次的參與我都在確認、創造、延續這一切的歷史。

2009年12月17日 星期四

Read Me: Build a Wardrobe


When in doubt, go to Brooks Brother and buy a small original button down polo sport shirt, slim fit please, I collect them; Suit or Jacket, probaly you can only find navy and grey. Side vent or no vent, wool blend is a must: 2 buttons or less; I will probably have three navy blue Blazers: plastic button, silver button, gold button, you get the idea. Probably are from Gieves & Hawkes; Boxer and sweat shirt are body-wear, White shirt is underwear; cuff or no cuff, doesn't matter is G2000, Ascot Chang, Canali, Alain Figaret, Charles Tyrwhitt or Bioni, they just need to be wide spread because I like to tie windsor knot, dry-clean or hand wash them; Stripes have pattens, they are not just colors and lines; Burberry means Raincoat, no more than that; Wire hangers are shames, Wooden praise; But no matter how nice you wear, be well groomed.... so Don't ever send me a electronic shaver you saw in that billboard. The art of shaving comes with razor, brush, soap and hot towel; to be specific, things from Truefitt & Hill Shoes and Socks, just pay attentions...I am more happy with Cole Haan then John Lobb, still nice to have it all; No jeans: no reason, no question, no answer to be continued...